LOGO

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

作者:劉宸君
出版社:春山出版
出版日期:2019-07-02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9869735971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52頁頁
開數:15 x 21 x 2 cm開
類別:精選書展 > 國內外文學創作

定價:NTD$ 450
優惠價:NTD$ 405
庫存 > 有

作者簡介

劉宸君

  一九九八年七月七日生於苗栗,二○一六年入學東華大學華文系。二○一七年一月與旅伴前往印度,於二月底入境尼泊爾,並進行預計一個月的塔芒及藍塘山區健行。三月中旬遇到該季節罕見的大雪,受困於納查特河谷(Narchet Khola)旁的岩石洞穴,並於同年四月底去世。喜愛文學、登山與旅行,活動的山域多屬於中海拔山區。

內容簡介

從山裡回來的一顆心

  旅行是因疑惑出發,而生命則以書寫答覆--
  劉宸君第一本著作
  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

  死亡是城市的一場共謀。
  因此我們能夠這樣解釋:
  這些活著的人都正趕赴一個地方。――2017/01/22,筆記於加爾各答。

  二○一七年春天,劉宸君與旅伴從印度出發,一路前往尼泊爾登山旅行,然而卻在途中遇上當季罕見大雪,被迫受困在山區的岩洞中。當搜救隊在受困第四十七天找到兩人時,劉宸君已在三天前過世。劉宸君貼身攜帶的旅行筆記,以及給親友的書信,由旅伴帶了回來。

  劉宸君以旅行的態度面對自己的文字,並在這些移動中探索世界。即便出於本能地書寫,他對寫作本身的深思卻不曾停止。他曾自問是否具備書寫的能力與資格,也曾向自己的老師、也是小說家的吳明益提問:「害怕孤獨的人可以寫作嗎?」他在此處對「孤獨」的探問,已然是探尋生命存在意義的哲思,以至於他需要去窮究「為何書寫」。

  在二○一七年旅行印度尼泊爾時的文字紀錄中,劉宸君更用盡末梢的氣力,對過去所有疑惑進行最深沉的自省。他以自身為圓心、張開地圖,透過旅行與書寫丈量生命與死亡的距離;並以身體感受山,試圖逼近(或遠離)人與自然之間的界線。他的探索源自於生命核心的純粹,因此,在這些大部分仍只是為自己而寫的文字中,處處洋溢著深邃與原創性。

  這些劉宸君所留下完成度、形式與敘事聲音不一的文字散稿,在家人同意之下,由親近的友人與出版社合作選編,其中包括遊記、詩、書信與日記雜文等文類,匯聚成這本《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

目錄

山與寫作會怕孤獨嗎? 吳明益

第一部 在路上
活著的人都正趕赴一個地方
The Mayor’s eyes
十二號公路記事
暫別印度平原
與一群曼尼普爾青年的相遇
穿越隧道
美麗世
抵達加德滿都
營地生活
書寫與山――線的兩端
不抱希望的抵抗
․印度尼泊爾旅行路線

第二部 旅人之死
稜線
背包
災厄
指認旅伴
凌晨海邊
畫線
兄弟
請進
惡習
懸崖下的空瓶


妒羨你渾然的碎裂
旅人之死
搭火車
午後

斷層
來自地平線的俯視
觸覺――致我的疾病
奔跑
迷路日記
誕生是生命的遺漏
夜晚的白晝剩一點點
灑水器
這裡無不是死亡的氣息

生火
他們只有火
海邊
海邊――致吳明益長篇小說《複眼人》
一盞靈魂的燈
超音波
屬於島嶼――給認真生活的你們
農人
不寫詩的時候
無詩
鼓手――給峨眉的一場雨
火葬
那些我們無從命名的
我們是那麼熱切地渴盼活著
永恆的代價
我均勻地呼吸

第三部 致信
為了更加完整而純粹
想成為男孩的女孩
痛苦也能畫成地圖嗎?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
只有邊界,疊上邊界的邊界
廢墟與寶藏
一切由溫度起始
訣別的直進是溫柔的往復
你總是讓他想起卡夫卡
拼圖
貼近永生

第四部 夏天的少年
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
山所告訴我的
在路上
隧道
短暫的回望
向這年瞥的一眼
遺忘即創造
殘忍的善意
走山路,成為山
徘徊不去的時間
離開一個地方,進入另一個生命
到現場去
赤子
低空飛行的默契
旅伴
氣味
火、山與雲霧的語言
死者默默等待的想像
鄉愁
告別竹東與一路向南
你看見前方的浪了嗎?
夏天的少年
ㄩ的房間
喜劇的悲哀性質
某天
關於母親

發燒者的囈語
你的海上天氣好嗎?
移動的必要
書寫的責任

終章
回家

給宸君
寶貝 宸君媽媽
無盡回家 羅苡珊
送你 楊婧琳
禮物 蕭羽彤

春山出版編輯說明

山與寫作會怕孤獨嗎?

吳明益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當你打開這一頁,我得向你說明的是,這篇文章並不是一篇導讀,也不是一篇談「書」的文章,只是一段回憶。這段回憶對我來說,就像一處陌生的山徑,步行者一開始並不明確知道路存在,以及走過的意義,直到一段時間後亦然。

  我第一次收到宸君的訊息是在二○一五年的冬季,現在回憶起來,我仍不確定自己是不是曾見過他,只是回頭看,這封訊息就像憑空出現,沒有試探與客套,直接到了「坦露心聲」的狀態。

  宸君在訊息裡跟我談了對於寫作的看法,說:「曾經困擾我的問題是,在想要記錄點什麼時,自己的書寫總是缺乏一種『身體感』,(我)想要知道一篇小說或一首詩如果是實體的話會落在自己身體的哪裡。後來認識一位朋友,他是個沒有信仰的人,我想真正的世界是留給這樣的人吧,他騎單車、登山,也學習耕種,雖然他並不放太大心力在記錄這件事之上,可是透過不創造的創造使我感到個體強烈的完成感,雖然那也令我感到殘忍和痛苦。」

  粗體字是我加上的。文字是一種有距離感,又極為透明的溝通工具,一方面我們會認為落筆即完成陳述(他的意思就是他所寫的),一方面卻又很難確定對方使用的文句是什麼意思(深層意義上的)。我思考了一些時間,回覆說自己並不太清楚他真正的問題,但關於困擾、迷惘、不安、不確定……,那是所有寫作者在成長時,常會有的狀況。不知道自己能否寫,不知道自己寫什麼是否有意義,甚至不知道自己該不該寫……我跟宸君說,對於一個已經寫作二十幾年的人來說,我也沒有答案。不過他來信裡的有些內容我是相信的,「有如你的朋友一樣,把身體交付土地、山、河流,你就會有所得,雖然我們不明確知道所得為何。」

  宸君也提到他讀我的作品的感受,問及這世間有沒有可能有一個寫作者能像「複眼人」一樣旁觀而不涉入?我說我認為在人類的世界裡,是很難有「只觀看不介入」的角色的。人總是陷在與其他人的關係裡,是一種束縛、責任,同時也是一種美。

  不久我再次收到他的信,他說確實,人逃避不了傷害和被傷害的角色。「就像我信中有提到的那樣是把身體交付土地、山、河流的人,有時也會給身邊的人痛苦。不過在我自己和自然連結的經驗裡,好像在面對自然的時候才能徹底地和疼痛共處,雖然往往也必須先經歷比死還要盛大的感覺。」

  我再次遇上了解讀的困難。面對野地時才能坦然與疼痛共處,這點我是感同身受的。但什麼是「必須經歷比死還要盛大的感覺」呢?
  我還來不及回這個訊息,不久,他就再傳來短訊說:「今天回去後突然想到了一個問題。我在想,害怕孤獨的人可以寫作嗎?」

  我想不起「那一天」是怎麼樣的一天,為什麼宸君好像一直陷在思考的迴圈裡,最終問我一個害怕孤獨的人能否寫作這件事。不過我想起來,自己曾在一篇文章裡引過北島的詩句,他寫道:「一個學習孤獨的人先得有雙敏銳的耳朵。」(〈夏天〉)這看似矛盾的說法產生了張力,我的解讀是,孤獨反而會讓人想(或者是「能」)聽到更多的聲音,創造出一雙敏銳的耳朵來。或許,宸君的迷惑由此而來。

  ***

  不久,這雙敏銳的耳朵就到我課堂來了。二○一六年,宸君出現在我的教室裡,他請我務必讓他加簽。我的課極少加簽,除非學生能說出說服我的理由,他回去後隨即寫了一封信給我,信中提及自己很可能只上一學期的課就要休學了(準備去爬大山、旅行),而這學期他與朋友,就為了這門課而來。宸君寫道:「我認為這堂課與我的生活、未來寫作的方向,甚至是愛情都擁有高度關聯。」一堂自然書寫課為什麼跟「愛情」相關?這個理由像流沙之地一樣不穩固卻吸引我。

  宸君擁有獨立、強悍、自主的欲求,並且堅持。門不開,他會造一個門出來。他天生就是「文字人」,不像課堂發言時偶爾會語塞,我很快發現他寫的信展示了屬於他的語彙與行文節奏。像一隻黃尾鴝,固執又活躍。

  期中我為學生安排了一趟得卡倫步道之旅,他和幾位同學一樣背著重裝,把步道之旅當成日常重訓。到達教堂的時候,她拿出爐具煮了一壺奶茶分享給一起步行的我們。那天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通常我在帶領學生步道之行時,都會要求他們準備一張小紙條,用手抄寫一段關於山、溪流,或者海洋的句子,然後在到達折返點時將所有紙條放進袋子裡輪流抽走。那天我抽中的是楊赫斯本爵士所寫(Sir Francis Younghusband)的《聖母峰史詩》(The Epic of Mount Everest)裡的一段話:

  聖母峰是世界物理力量的體現。要跟聖母峰抗衡,必須把人的魂魄都掏出來。他若成功,便可看見戰友臉上的喜色。他想像的當自己的成功如何令登山界大喜過望、如何為英格蘭帶來榮光。全世界的關注、盛名遠播,自己也會有不枉此生的持久滿足……也許他從未精確規劃過這些,但他腦海中一定浮現過「不成功便成仁」的想法。在三度折回或死亡這兩種選擇中,後者對馬洛里而言可能還輕鬆些。身為男人,身為登山家,身為藝術家,第一種抉擇的痛苦遠非他所能承受。

  《聖母峰史詩》描述的是傳奇登山家馬洛里(George Mallory)在一九二一、一九二二和一九二四參加英國聖母峰遠征隊的前後經過。他最後死在聖母峰上,屍體直到一九九九年才被尋獲。沒有證據證明他是否是第一個登上聖母峰的登山者,但他隨身帶著的妻子照片並不在身上。據說他曾向女兒承諾,一旦登上聖母峰他將把照片留在峰頂。那張照片是否在峰頂?不會有人知道了。

  宸君靠過來跟我說:老師你抽中的是我的紙條,我抽中你的。我的紙條上只寫了一句話:「我希望盡可能地將單純的自己放在山上。」(日本登山家.山野井泰史)

  只不過有些同學當時到附近小徑探險,回來發現自己未參與,因此提議應該重抽一次。我們都同意了。這一次我們都沒有抽到彼此的紙條了,我抽到的是洪素麗在〈惟山永恆〉裡寫的一個段落:

  白木林的枯骨園連綿約一公里,像一座白骨撐持刺穿天空的墓園。這裡是鐵杉與冷杉分布的交界。日換星移的山河歲月中,因閃電擊中、山林大火、焚燒撕裂,剝掉綠色長皮,再經風吹雨打,霜雪冰蝕,因為地處低溫沒有很快被生物蠶食分解而腐朽鬆懈,骨立而形未銷,挺立著做為無情歲月悲歡演替的無言見證。

  回家後我再次收到宸君的信,他把原先寫在紙條上的段落摘給了我。那門課在冬季結束,最後一堂課的時候,他跑來跟我說,準備課程一結束就和朋友一起出發到印度旅行,並且去走當地的山徑。我表達了祝福,並且希望日後能在任何可能的地方再遇見他。我心底默默地想,或許他將會與我心中的幾個名字,建立起一個壯麗、深邃,且充滿行動力的臺灣自然書寫新系譜。

  和他同行的便是聖岳,而和他約定在尼泊爾重逢的是走另一條道路旅行的苡珊。

  宸君收到我課程的評分與意見時,正在旅程途中。回信給我時,說自己身在吉隆坡,等待深夜轉往加爾各答的班機。對於我建議他修改投稿的意見,他說由於每天的騎行結束後,必須記錄當天所認識的世界、研究隔天的移動,以及處理不同的困難;如果是紮營的日子,還得節省手機、頭燈的電源,很可能沒辦法如期修改完成。

  對於我建議他毋須引用太多旁人作品,要相信自己的文字時,他說因為已經進入必須大量閱讀、比較不同資訊和文本的階段,時常覺得「別人說的話都比我好」。我理解這種感受,我們走在一座一座的大山之間,有時為自己驕傲,但多數的時候,總覺得應該低頭。信件的最後他寫說:期盼回到校園後還能繼續修您的課。

  當然,我沒有再收到那分修改的作業,課堂上也再也見不到宸君了。宸君和聖岳被發現時,是在納查特河谷旁的一處岩洞裡,宸君留下他的筆記,他行山時始終堅持文字相隨,受困時也堅持文字相隨。

  宸君期末交來的那篇文章,名為〈死者默默等待的想像〉,開頭是這樣寫的:

  H拿出一瓶事先準備好的高粱,有點尷尬地問我們:可不可以先跟我的祖先講講話?我跟ㄩ當然說好。H示意我們蹲下來,但還是時不時緊張地頻頻抬頭:「你們不要笑我,真的不可以笑喔。」經過我們再三保證絕對不會取笑他,他才放心地閉上眼睛。

  我聽見一種同時具有樹木與雲霧的性質的聲音。怎麼會有一種語言能夠如此安穩、卻又如此輕盈?只有這樣的聲音,才有辦法穿越整座森林,到山的另一頭去。

  H旋開高粱的瓶蓋。防盜環斷裂的同時,我的心裡頭似乎有什麼跟著被扭斷了,氣氛頓時放鬆下來。H將酒灑在土壤上,要我們各自喝一小口高粱,這樣祖先就能夠認識我們,圍繞在我們身邊。

  也許聲音並不只是到山的另一頭去,它同時召喚了死者;戰勝距離,也戰勝了此刻。

  從這篇文章,我知道了宸君與他的朋友們之間對山的情感,他們都不是看輕山的人,絕非輕率地把自己的安危交出去,也不純是青春的躁動,或莽撞的冒險。他們需要山,山也接受他們……只是山從不仁慈。

  帶著自然書寫課堂學生上山的那天,我轉身拍了幾位同學的休息照,宸君在照片下方,只露出了一張臉。那張照片裡,我彷彿看到自己年輕時常出現在臉上(而自己沒能看到的),面對山所露出疲憊、讚嘆、興奮與野性。

  登山的人多,能寫山的人少。宸君就是那極少極少山選中的人裡那一個。我看著這十九歲靈魂寫出來的文字,我感到愧疚(一種奇怪的愧疚,因此這篇文章耽擱了許久,最終仍是拼拼貼貼過去我對他的追憶)。一個遠比我跟山心靈相近,遠比我還要有寫山的天賦的年輕人如此離去,而我現今坐在書桌前,只能回憶與他相遇的點點滴滴。或許是對命運不平的慚愧吧。

  寫作一直是宸君的夢,在生命逐漸消逝的時刻,宸君始終沒有放下他的筆。在最艱難的時刻,在死神近在眼前時,宸君仍要提筆。宸君說,我以為只要一直寫就是作家了。

  啊,宸君,我想到怎麼回答你當時的問題了(或者說是回答自己的問題)。害怕孤獨的人可以寫作嗎?這是一個迴圈,因為只要一直寫作,就不怕孤獨了。文字裡眾聲喧嘩,鬼魂與生者同在。在山裡也是一樣,一直走就不怕孤獨了,只有停下來孤獨才會有機可乘。

  我想起那個我們最初的通訊,他提到《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裡葛楚.史坦(Gertrude Stein)的話:「不要害怕死亡,別這麼失敗主義,藝術家要想辦法找出那個時代空虛的解藥!」

  不要害怕死亡,不要害怕孤獨。因為我們心底現在都知道,這是為了什麼這麼多人要走向山,走向寫作的緣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