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地質學家的記時錄:從山脈、大氣的悠遠演變,思索氣候變遷與地球的未來

作者:瑪希婭‧貝約內魯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20-04-01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9864778089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04頁頁
開數:21 x 15 x 1.5cm開
類別:精選書展 > 自然/文化生活

定價:NTD$ 400
優惠價:NTD$ 360
庫存 > 有

作者介紹

瑪希婭‧貝約內魯Marcia Bjornerud

美國勞倫斯大學地質學及環境研究學科教授,著有《地球用岩石寫日記:追蹤46億年的地球故事》(Reading the Rocks: The Autobiography of the Earth)一書,並為《紐約客》(New Yorker)部落格科學與技術專欄《Elements》特約撰稿人,目前定居於威斯康辛州阿爾普頓(Appleton)市。

譯者簡介

林佩蓉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曾任商界翻譯十餘年,譯有《說出自信與魅力:溝通和克服演說恐懼的50個技巧》等書。

內容簡介

經過億萬年時間洗禮的靜默岩層,訴說著地球驚心動魄的過往與未來。

鮮少有人明白,地球源遠流長的歷史,橫跨了極其廣闊的時間範疇,而狹隘的時間觀,造成許多難以彌補的環境問題。一滴水停留在地球大氣層的時間通常是九天,這是能夠輕易理解的時間概念。但二氧化碳分子滯留在大氣層的時間長達數百年之久,這就趨近我們理解的極限了。我們現今的日常生活面貌,是由早在人類出現前便已運作億萬年的各種過程所形塑,而人類生活習慣所造成的後果,也將在我們逝去後,延續好幾個世代。
透過貝約內魯的文字,我們將能夠了解地球在其漫長過往中的脈動,並以地質學家的思維來看待時間,讓我們以嶄新的角度省思人類在時間軸中所處的位置,思索如何因應當今的環境變遷問題,打造永續的未來。

各界好評

此書讓我們進行一場高速的地球時空旅行,可以看到從古到今地球的演化、生物的滅絕、大氣的演化與環境的變遷,對於地質和全球環境變遷有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個宏觀的視野,能以更開闊的心胸來看待現在的事物。
——中正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主任 李元希

本書文辭生動,對於地球科學觀點敘述清晰深入,內容引述三百年來的許多科學史料,非常引人入勝;尤其對於地球環境的關懷。
——臺灣大學地質學系教授 陳文山

在書中,對地質學死心塌地的貝約內魯,提供我們大量地質科學的知識,有幾章她不吝寫出大量的專業知識,讓我們認識到地質學知識大廈是如何在優秀的地質學家手中打造出來。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 黃貞祥

本書的作者,也是位說故事界的佼佼者,無論是演說或是撰文,不只引經據典,也擅用流行文化來為事物作出最貼切的譬喻。讓人同時認識地球歷史,也了解了地質學家如何研究地球。
——科普作家、《震識:那些你想知道的震事》副總編輯 潘昌志(阿樹老師)

本書作者瑪希婭.貝約內魯是一位優雅的地質學家,在這本暢談地質時間的書中列舉了地質學上眾多經典生動的實例,深入淺出地引領大家「以地質學家的思維來看待時間」。
——EarthWed成長社群、中山大學附中地科老師 謝隆欽

在貝約內魯的筆觸下,岩石以溫婉的聲音述說著我們這個美麗星球的故事。《地質學家的記時錄》內容引人入勝、論述清晰流暢,其提醒我們,當下這一刻,只是過去與未來之間的連結,但當今的世界過於關注眼下的一切,往往輕忽了這個事實。
——露絲.迪佛萊斯(Ruth DeFries),《趨動成長的巨輪:人類如何化自然危機為轉機》(The Big Ratchet: How Humanity Thrives in the Face of Natural Crisis)作者

以熱切的口吻適時呼籲建立「地質素養」(geo-literacy)的急迫性。
——大衛.蒙哥馬利(David R. Montgomery),《泥土:文明的侵蝕》(Dirt: The Erosion of Civilizations)與《培植革命:讓我們的土壤重獲新生》(Growing a Revolution: Bringing Our Soil Back to Life)作者

本書為精湛之作,行文縝密,詳確引介最新科學理念。書中以地質觀點探討現代氣候的變遷,並有力呼籲世人起身採取行動。《地質學家的記時錄》是我讀過最棒的科學書籍之一。
——詹姆斯.勞倫斯.包爾(James Lawrence Powell),《地球科學的四大革新:從異端到真理》(Four Revolutions in the Earth Sciences: From Heresy to Truth)作者

本書言簡意賅,寓意隽永,從約四十五億年前地球的誕生,以至人類引發的氣候變遷問題,細細講述地球的歷史。貝約內魯想傳達的訊息是,我們必須瞭解地質時間的意義,才能意識到我們現下對地球造成的影響,並採取因應之道。
——賽門.蘭博(Simon Lamb),《山上的惡魔:尋找安地斯山脈的起源》(Devil in the Mountain: A Search for the Origin of the Andes)作者

前言


無時勝有時的誘人世界

時間是超自然的異象,無人可否認。――赫爾多爾.拉克斯內斯(Halldór Laxness),《冰河之下》(Under the Glacier ),一九六八年

對成長於寒冷之地的孩子來說,生活中少有體驗能像放雪假般,引發如此單純的喜悅。一般假期所帶來的欣喜,可能在數週的期待後逐漸退去。放雪假就不同了,總給人滿滿意料之外的驚喜。在一九七○年代威斯康辛州的鄉下,學校停課是在地方調幅(AM)電台公告。我們會把收音機音量開得超大, 顫抖著滿懷希望,聆聽全國各公立和教區學校的名字,以慢到令人惱怒的速度,照著英文字母排序唸出來。最後,我們學校的名字終於入列。在那一瞬間,任何事似乎都可能發生。時間觀念暫拋腦後;成人世界令人窒息的行程神奇喊停,向大自然更崇高的權威俯首稱臣。

於是這日多出了大把時間供我們揮霍。前往雪白靜默的世界探險是首要的行程。屋子四周的林木變換成新的樣貌,平時熟悉的物品膨脹成肥滿滑稽的模樣,總是讓我們嘖嘖稱奇。樹樁與大塊圓石裝上了厚厚的墊子;郵箱戴著一頂誇張的高帽。想到最後得回到溫暖舒適的屋裡,我們就更發喜愛這些英勇的勘查任務。

我還記得八年級的時候有天放雪假,那時的我還介於小孩與大人之間的尷尬年紀。雪假前的夜裡下了近三十公分厚的雪,隨後而至的是狂風和刺骨的寒冷。到了早上,世界全然靜止,變得光亮眩目。當時,我的兒時玩伴已是十來歲的青少年,比起看雪,對睡覺更有興趣。但我卻無法停止想望那已經改頭換面的世界。我裹著羽絨和羊毛衣踏出門外。吸入的冷空氣刺痛我的胸口。樹木以奇特的姿態嘎吱作響,發出呻吟,暗示氣候之冷冽。我蹣跚走下山坡,往我家下方的溪流走去,在一根樹枝上發現一抹鮮紅:是一隻公紅雀蜷縮在冰冷的陽光下。我走近這棵樹,訝異於這隻鳥似乎沒聽到我發出的聲響。我繼續往前靠近,這才意識到,紅雀有如自然歷史博物館裡裝著玻璃眼珠的標本般,以栩栩如生的姿態凍結在樹枝上。此景使我憎惡又感到神奇,彷彿林中的時間已停止流逝,我因而能夠看清通常只是模糊閃現的事物。

前言


無時勝有時的誘人世界

時間是超自然的異象,無人可否認。――赫爾多爾.拉克斯內斯(Halldór Laxness),《冰河之下》(Under the Glacier ),一九六八年

對成長於寒冷之地的孩子來說,生活中少有體驗能像放雪假般,引發如此單純的喜悅。一般假期所帶來的欣喜,可能在數週的期待後逐漸退去。放雪假就不同了,總給人滿滿意料之外的驚喜。在一九七○年代威斯康辛州的鄉下,學校停課是在地方調幅(AM)電台公告。我們會把收音機音量開得超大, 顫抖著滿懷希望,聆聽全國各公立和教區學校的名字,以慢到令人惱怒的速度,照著英文字母排序唸出來。最後,我們學校的名字終於入列。在那一瞬間,任何事似乎都可能發生。時間觀念暫拋腦後;成人世界令人窒息的行程神奇喊停,向大自然更崇高的權威俯首稱臣。

於是這日多出了大把時間供我們揮霍。前往雪白靜默的世界探險是首要的行程。屋子四周的林木變換成新的樣貌,平時熟悉的物品膨脹成肥滿滑稽的模樣,總是讓我們嘖嘖稱奇。樹樁與大塊圓石裝上了厚厚的墊子;郵箱戴著一頂誇張的高帽。想到最後得回到溫暖舒適的屋裡,我們就更發喜愛這些英勇的勘查任務。

我還記得八年級的時候有天放雪假,那時的我還介於小孩與大人之間的尷尬年紀。雪假前的夜裡下了近三十公分厚的雪,隨後而至的是狂風和刺骨的寒冷。到了早上,世界全然靜止,變得光亮眩目。當時,我的兒時玩伴已是十來歲的青少年,比起看雪,對睡覺更有興趣。但我卻無法停止想望那已經改頭換面的世界。我裹著羽絨和羊毛衣踏出門外。吸入的冷空氣刺痛我的胸口。樹木以奇特的姿態嘎吱作響,發出呻吟,暗示氣候之冷冽。我蹣跚走下山坡,往我家下方的溪流走去,在一根樹枝上發現一抹鮮紅:是一隻公紅雀蜷縮在冰冷的陽光下。我走近這棵樹,訝異於這隻鳥似乎沒聽到我發出的聲響。我繼續往前靠近,這才意識到,紅雀有如自然歷史博物館裡裝著玻璃眼珠的標本般,以栩栩如生的姿態凍結在樹枝上。此景使我憎惡又感到神奇,彷彿林中的時間已停止流逝,我因而能夠看清通常只是模糊閃現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