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我城故事:大稻埕街區生活書寫

作者:殷寶寧
出版社:奇異果文創
出版日期:2021-04-28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9860604733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25頁
開數:15 x 21 x 1.63 cm開
類別:精選書展 > 人文/史/哲視野

定價:NTD$ 400
優惠價:NTD$ 360
庫存 > 有

作者介紹

殷寶寧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臺北北門外出生,淡水河水門的國慶煙火,為幼時最璀璨的天空記憶。

  敕使街道與北淡線鐵道間的聚落長大,大稻埕第二公學校校友。這個移動軌跡與淡水河環抱了大稻埕,迄今仍每日奔波出沒於淡水河流域。

  現職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中華民國文化研究學會理事長。專長領域包含建築與文化研究、文化資產與博物館、性別研究等。

  近年出版專書:《性別與設計:建築與女性主義的邂逅》、《淡水文化地景重構與博物館的誕生》、《現代性的魅惑:修澤蘭與她的時代》。

內容簡介

我們的城市可以是什麼樣子?
每一次行動和論述對「我城」的描繪,都是對居住之地的深情回應。

  談論臺灣文創與城市經營,為什麼繞不開大稻埕?
  1980年代,「我愛迪化街」運動保留了在地的歷史建物,也為日後的文創聚落奠定下空間基礎。
  而綜觀大稻埕歷史,更有著女學生、撿茶女工、老闆娘、女給、藝旦、看護婦、產婆……眾多女性行過街市、追求自主生活的身影。
  時至今日,在地居民、文創工作者與政策協商下,共同描繪大稻埕的生活樣貌。

  ——當我們談論大稻埕,我們可以談論什麼?
  臺藝大藝政所教授殷寶寧老師,從都市文化治理角度出發,走過形塑了在地認同的「我愛迪化街」運動,注視大稻埕歷史上女性現身之處,論析文創聚落的政策與論述生產,並重新檢視博物館與在地的互動關係。
  我們的城市可以是什麼樣子?每一次行動和論述對「我城」的描繪,都是對居住之地的深情回應。
  從最貼近記憶與生活的地方開始,再走一次大稻埕。

本書特色

  ★從女性生命經驗及在地人的視角出發,書寫大稻埕的故事
  ★兼具學理與政策實務執行的觀察角度,適合關注文化治理的你
  ★不只是感性書寫,也不只是學術論述,以人為本,關照在地

各界推薦

好評推薦

  從《情欲.國族.後殖民:誰的中山北路?》、《淡水文化地景重構與博物館的誕生》,到《我城故事》的大稻埕,殷寶寧教授兼顧思辨與情感的筆觸,再度引領我們細察街區的紋理,傾聽記憶的跫音,尋索芸芸眾生的安居城市。~王志弘(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

  本書是作者自我觀察及思考探尋,有其細膩,有其見解,提出了自我獨有的取徑,邀大眾一起閱讀大稻埕街區的人事物。令人回想起過往三十四年歲月,保存途中是大家共同攜手促成,林衡道老師上街導覽分享、文建會郭為藩主委第一個以文化單位主管表態支持,才有後續重新研究規劃大稻埕街區未來的可能性、多位媒體人接力報導及在地居民願意站出來支持等等。後有幸經營大稻埕故事工坊時,始終希望大家以在地為師、居民為本,故事由地方而生,因大家而不凡。知道城市過往,再走的下一步才能穩當。本書給讀者一把鑰匙,邀請大家一起思考與討論,大稻埕改變仍在進行中,需大家重新思考現在及未來。在各種擺盪及平衡中,找到屬於這塊土地的原味。~丘如華(台灣歷史資源經理學會秘書長/「我愛迪化街」運動發起人)

  寶寧帶著我們從盛華到幽蔽、從凋零到煥容的大稻埕史中,窺見了台灣女性們掙扎著走出方井之地的痕跡,並述說了如今所見的大稻埕是多麼得來不易,在文化與開發之間,如寶寧說的,我們需要歷史的根與美。~李衣雲(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熱絡的街區不只為了觀光消費,更是工作生產與生活棲息之所在。寶寧扎實而有趣的研究,豐富了我們在此扎根的想像。~李明璁(社會學者/大稻埕「探照文化」創辦人)

  這是一本以大稻埕近世代演變為本,針對其城市發展與文化治理的分合關係,做出細膩描繪分析的迷人書籍。作者以理性感性均具的書寫,款款吐露出一個專業者對於我城的愛與關懷,讓人感動也佩服!~阮慶岳(建築師/小說家)

  1875年,淮軍來台灣打原住民,獅頭社之役,開山撫番第一仗,淮軍灰頭土臉而去。2021年,淮軍後裔在台灣的小姑娘,寫大稻埕發展史,文藝復興又一書,寶寧教授開心出版新作。這就是台灣的族群融合。~陳耀昌(醫師/作家)

  一座城市,孕育影響在這裡生活的每一代人,而每一代人也以他們的生命故事重新定義這座城市,進而定義自己的未來。閱讀本書,重新思維大稻珵的身世與紋理,可以重建城市的當代視野,讓我們有更寬廣的文化視野展望城市的未來,繼續書寫台北的我城故事。~鄭麗君(前文化部長)

  (依姓氏筆劃)

第三章 從家庭到城市:大稻埕中的女性(節錄)

一、臺灣女性的在地歷史與空間現身

(一)臺灣女性的歷史面貌?

在第二章裡,我試著用不同的歷史角度來訴說大稻埕過去的歲月。在這一章,我想提出一個嘗試,或者說是提問:我們可以用女性生命經驗來理解城市嗎?

性別研究早期從尋找女性的故事開始,想藉由重新書寫歷史,找到翻轉原本歷史論述與觀點的可能性。因此,在研究與寫作的策略上,從女性生命經驗出發,或者是翻找過往女性長期被忽略的歷史故事,是兩個經常被使用的策略。這個策略的先天性限制在於,為了尋找既有體制結構中,女性的生命經驗與故事,因此,不可避免地是以既有的異性戀父權體制脈絡為根基,未能從根本地顛覆這個體制,也往往容易受到挑戰,認為這樣的討論不具有解放性的意涵,特別是無法處理女性主體與情欲特質,以及逐漸多元的性主體論述。然而,即使有著這個結構性的論述限制,我仍忍不住想問,要建構以女性為主體的歷史視角,臺灣女性的歷史要從哪裡開始觀察呢?

2015年,臺灣歷史博物館出版了一套兩本的《臺灣女人記事》,記敘了從1636年到2007年的臺灣女性歷史。這個女人大事紀,以統治者來分期斷代,分別是:1636年的清領之前,1684-1895的清領時期,與1896-1945的日本時代。相當有意思的是,在日本時代之前,特別是清領時期,與女性歷史有關的故事,均環繞著節孝牌坊的故事。

比較簡化地來說,如果承襲著既有的歷史教育模式,我們信任我們眼前所看到的史料或歷史教材,如此一來,我們對臺灣歷史中女性圖像的想像,就只剩下為已婚夫家早逝男性的守寡女性形象。然而,歷史上女性的樣貌,就只有這個形象嗎?應該不是吧?然而,從史料來看卻又是如此簡化與狹隘,除了寡婦之外的女性形象均不被記憶,也不被鼓勵認識。換言之,我們自然無法得知,除了這個單一的形象外,歷史上的女性,都在做些什麼呢?但或許還有另一個發問是,是什麼因素造成歷史中的女性僅有如此單一的再現樣態?是哪個環節出狀況?何以致之?是哪個時代與心智狀態的產物?(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