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創傷與復原(30週年紀念版):性侵、家暴和政治暴力倖存者的絕望及重生

作者:茱蒂絲・赫曼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3-02-22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6267209202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24頁
開數:9786267209202開
類別:精選書展 > 心理分析/研究

定價:NTD$ 520
優惠價:NTD$ 468
庫存 > 有

作者簡介

茱蒂絲.赫曼(Judith Herman,1942~)

  心理創傷研究先驅、哈佛大學精神醫學榮譽教授、女性心理衛生輔導中心(Women’s Mental Health Collective)創始成員,同時也是一位擁有多年暴力創傷臨床經驗的專業心理工作者以及女權運動者。曾獲國際創傷壓力研究協會終身成就獎(1996)、美國醫界女性協會傑出女科學家獎(2000),也是美國精神醫學會的傑出會員(2003)。

譯者簡介

施宏達(導言至第四章)

  美國派普丁(Pepperdine)大學心理學碩士,輔仁大學食品營養系畢業。曾為劇場工作者和電視節目製作人。


陳文琪(第五章至後記)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生化學及分子生物學博士。


向淑容(後記、結語、致謝)

  曾經是編輯,現為自由譯者,專事書籍與影視字幕翻譯。譯作包括《現代世界六百年》、《隨機試驗》、《天皇蒙塵》、《文化大革命》、《憂鬱的演化》等。

內容簡介

  創傷研究經典之作
  30週年紀念版◆新增作者2022年結語

  人們對暴行的反應一般是將它排除於意識之外。然而,暴行本身卻不願被埋藏湮沒。雖然人們有強烈的欲望想否認暴行存在,但也同樣深信,否認於事無補。一方面想要否認恐怖暴行存在,另一方面又希望將它公諸於世,這種矛盾是受創者心中主要的衝突之處。暴行的倖存者通常會用高度情緒性、互相矛盾和零碎的表達方式述說慘痛遭遇,但此舉嚴重損及他們的可信度,致使他們陷入兩難困境:到底是要說出真相、還是保持緘默。可惜,大多數的時候保持緘默的力量贏了,受創者沒有以言語表達創傷經歷,而是透過精神症狀形諸於外。

  一百多年來共出現過三次心理創傷概念,各自以獨特的形式進入公眾的意識之中,每一次的創傷研究也都因為與當時的政治運動聲氣相通而興盛一時。第一個出現的是歇斯底里症,相關研究發展於19世紀末的法國,但由於性心理創傷的爭議而告失敗。暴力在當時女性的性生活與家庭生活中司空見慣,而那些研究者並未認真看待此事。第二個是戰爭精神官能症,相關研究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英國和美國,於越戰後達到全盛時期,當時的政治背景正處於戰爭狂熱的瓦解和反戰運動的興起。最後、也是最近引起世人關注的心理創傷研究是性與家庭的暴力,其政治背景是發展於西歐和北美的女性主義運動。目前對創傷的理解基本上就是建立在這三個主題的綜合研究。

  在20世紀的大部分時間,關於創傷的研究都集中在參戰的退伍軍人身上,並由此帶動創傷的知識建構與發展。直到1970年代婦女解放運動興起,大眾才真正了解到,最普遍的創傷後壓力症患者並不是上戰場的男人,而是日常生活中的女人。很明顯地,在強暴、家庭暴力和亂倫倖存者身上看到的心理症候群,基本上與戰爭倖存者一樣。兩性之間一直處於戰爭狀態,強暴受害者、受虐婦女、被性虐待的兒童就是傷兵;歇斯底里症就是兩性戰爭中的戰爭精神官能症。

  《創傷與復原》自1992年出版後已翻譯成十國語文。三十年來,在心理創傷研究領域和創傷療癒實務界維持屹立不搖的權威地位,對相關領域研究者和臨床工作者而言可說是名副其實的創傷療癒聖經。本書內容分為兩大部分,前半部以戰爭創傷、長期受虐、亂倫性侵、家暴等人際暴力創傷的案例為主,鉅細靡遺地討論了診斷軸度所據以建立的臨床症狀,並針對診斷的缺漏,提出新的診斷名稱:複雜型創傷後壓力症(CPTSD)。後半部則描繪治療與復原歷程,從創傷的兩項核心經驗——權能喪失、失去連結——設定創傷治療三階段:恢復安全感、重建信任關係;回顧與哀悼;重新(與自我和社群)連結。也同時提醒讀者,陪伴重度暴力創傷患者的重重困難及應注意事項,尤其強調臨床工作者自身支持體系的重要性。

  本書是赫曼五十年來的研究成果,包括對性侵與家庭暴力受害者的臨床工作心得。它也反映了她對其他受創患者不斷累積的了解,特別是那些參與過戰役的退伍軍人和政治恐怖活動的受害者。書中描繪了不同倖存者的共通經驗,無論是在強暴倖存者與參戰退伍軍人之間、受虐婦女與政治犯之間,或是在不同的集中營倖存者之間,無論那是獨裁暴君所建立之大型集中營,或是家庭暴君所建立之小型隱藏版集中營;也談到如何重建連結,包括公領域與私領域之間、個人與社群之間,或男性與女性之間。

  承認這種苦難的共通性,理解暴力創傷的引爆與促成復原發生的歷程都嵌在人類社會的大小歷史當中,才能真正理解創傷,使療癒成為可能。

  「治療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否認暴行和挖掘真相的對立衝突,不只發生在不同社會群體和家庭成員之間,也發生在受創者自己心靈深處。如本書諸多臨床案例所呈現的,受創者內部的矛盾衝突,即是各種精神症狀的來源。而療癒之所向,即在透過治療關係,令被潛抑的傷痕與內在衝突的源頭為意識所接納,轉化為符合現實原則的真實記憶。唯有如此,才可能重啟時間之流,讓創傷成為過去。」──彭仁郁

各界推薦

  何雪綾,臨床心理師、政治暴力創傷療癒工作者
  彭仁郁,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法國分析空間學會臨床精神分析師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副教授

  驚人的成就……我們這一代的經典之作。──范德寇,《心靈的傷,身體會記住》作者

  自佛洛伊德以降最重要的精神醫學著作之一。――《紐約時報》

  赫曼連結起作戰士兵、戰俘、受暴婦女和亂倫受害者的世界,對創傷和復原過程的分析令人信服。――蘿拉.戴維斯(
  Laura Davis),《治療的勇氣》(The Courage to Heal)作者

  時代的里程碑。――葛羅莉亞.史坦能(Gloria Steinem)

  本書論及心理創傷和治療對社會的衝擊,無疑將成為經典之作……可說是給倖存者的珍貴禮物。――米瑞安.路因(Miriam Lewin),《女性書評》(Women’s Review of Books)

  本書解析創傷的本質和復原過程,內容豐富,充滿悲憫之情,每一頁都閃耀著赫曼的洞見。――莉諾.渥克(Lenore Walker),《恐怖的愛》(Terrifying Love)作者

第九章 回顧與哀悼

在復原的第二個階段,倖存者開始訴說她的創傷故事,說得完整、深入又詳盡。這份重建工作實際上是轉換(transform)創傷記憶,把它整合進倖存者的生命。賈內描述正常記憶為「說故事的行動」。相反地,創傷記憶是沉默和靜態的。起初,倖存者的敘述方式反覆瑣碎、陳規老套,且不具情感。研究人員表示,沒有被轉換的創傷故事可稱為「前敘事」(prenarrative),它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發展或演進,也不會洩露敘述者的情感,或她對創傷事件的詮釋。另一位治療師表示,創傷記憶好似一系列寂靜的快照,或像一部默片;心理治療的作用,則在於提供它音樂和對白。

在復原的第二階段中,治療師亦須謹守賦權增能的基本原則,所以是否要面對恐怖的過去,應完全取決於倖存者。治療師應扮演見證人和盟友的角色,讓倖存者可對她傾吐難以啟齒的故事。在創傷事件的重建過程中,患者和治療師的勇氣缺一不可,雙方且須明瞭他們的共同目的,並鞏固這個同盟。在心理治療中,患者要如何揭露內心,佛洛伊德有個精妙的描述:「患者必須鼓起勇氣,將注意力集中在病症呈現的現象上。他不能再以輕蔑的態度看待自己的病症,必須視為值得尊敬的勁敵,和自己人格的一部分;它的存在有確確實實的根基,在患者往後的人生裡,許多事物的價值亦會由此衍生。所以路已鋪好……為了與被壓抑的事物達成和解,患者會慢慢用症狀表達出來;同時他也找到喘息處,多少能寬待自己處於生病的狀態。」

在倖存者喚起回憶的過程中,我們也得不斷維持平衡,面對過去是必要的,但保障安全也很重要。患者和治療師必須協商,以便能在封閉畏縮和記憶侵擾的雙重危險下,尋找一條通往復原的安全大道。逃避創傷記憶,會導致復原的進程原地踏步;但太急躁地接近它,就會造成創傷重演的傷害,對復原工作沒有幫助。至於治療的進度和時機,患者和治療師得同心協力一起決定,小心翼翼前進和頻繁檢討。針對這些事務,患者和治療師間應該要保留討論空間,誠實面對彼此的歧異,有不同意見的話,應自由地提出來討論;在重建工作進行前,雙方得先取得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