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視覺、性別與權力:從劉吶鷗、穆時英到張愛玲的小說想像

作者:梁慕靈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8-10-18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9570851823
裝訂方式:精裝
頁數:544頁
開數:14.8 x 21 x 7.62 cm 開
類別:精選書展 > 人文/史/哲視野

定價:NTD$ 680
優惠價:NTD$ 612
庫存 > 有

作者簡介

梁慕靈

  香港公開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副教授,創意藝術學部主任及田家炳中華文化中心主任。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取得哲學博士、哲學碩士及榮譽文學士資格,亦取得香港大學學位教師證書。曾任恒生管理學院中文系助理教授及副系主任,兼任中國語言及文化研習所副所長。研究興趣為中國現當代文學、文化和電影理論及創意寫作教育,論文見於《清華學報》、《政大中文學報》、《中國現代文學》等學術期刊,並曾出版及編著《博物館的變與不變:香港和其他地區的經驗》及《數碼時代的中國人文學科研究》。同時喜愛文藝創作,曾得到《聯合文學》第16屆小說新人獎短篇小說首獎,作品散見香港和臺灣的文學雜誌和報章。

內容簡介

劉吶鷗的視覺化小說為何會從台灣登陸到上海租界?
穆時英如何運用小說視覺化表述,表現上海貧富懸殊的半殖民地處境?
張愛玲又如何以這種方法對傳統和現代中國做出觀察與反思?


小說作為現代中國人想像、敘述「中國」的開端,由梁啟超提倡「新小說」起,經歷了過百年的變化。不論在形式或內容上,小說的種種改變均與現代中國社會各方面的變化息息相關。王德威在一九九三年提出關注「想像中國」的議題,思考國人怎樣通過小說這種敘事模式去想像中國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在《視覺、性別與權力:從劉吶鷗、穆時英到張愛玲的小說想像》一書中,作者梁慕靈以「視覺性」的角度,審視小說另一種想像中國的方法,目的在於重現當時在殖民地台灣和半殖民地上海中成長的新一代作家,他們「想像中國」的「新」角度,並重點分析劉吶鷗、穆時英和張愛玲的小說,觀察這些小說怎樣以「視覺」的方式來想像中國,這種方式又如何反映和形塑中國的現代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