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精選書展

  • 惡臭與芬芳:感官、衛生與實踐,近代法國氣味的想像與社會空間
      1790年,艾勒醫生展開一場氣味丈量行動,   行經巴黎近郊的城鎮時,他說道:   「這裡有淡淡的善良窮苦人家的味道。」   嗅覺,過去被視為獸性野蠻的象徵,因其虛無飄渺難以形容,往往被打入感官世界的冷宮。隨著十八世紀科學和醫學的進步,人們開始重視氣味中潛藏的危險,一連串消毒除臭、整治環境的行動旋即展開。在這過程中,新興的階級意識也和氣味聯手,劃分出社會貧富界線:氣味不僅造就出上層人士專屬的花園和鄉間別墅,化身為彰顯身分地位的識別證,更成為傳遞情感、撩撥情慾的絕佳途徑。   「柯爾本不只講了十八、十九世紀人們對氣味的厭惡,也談了香料與香水的發展、身體與疾病理論的發展、城市空...
  • 我們與動物的距離:在動物身上發現無私的人性
    原來我們與動物都一樣,富涵道德感與正義之心。 徹底打破「自私的基因」的功利假說 若賦予一名巴諾布猿說話的能力,當牠聽到「宗教已死」、「科學至上」這樣的無神論主張時,牠可能會說:「那真是太不幸了!」 自科學啟蒙以來,關於宗教與科學的辯證就持續不斷;演化論的出現更是石破天驚,完全顛覆了宗教對生命起源的想像。幾百年來,許多宗教家、哲學家、社會學家、生物學家、基因專家等等,全都捲入這場區別「萬物之靈」與「動物性」的爭論之中。 但法蘭斯.德瓦爾告訴你,其實我們跟動物沒什麼不同。 這可不是說人類充滿「該死的獸性」,恰恰好相反。人類所擁有的道德觀,全都可以在動物身上看到相對應的行為模式。...
  • 馴羊記
    第21屆 臺北文學年金獎得獎作品 融合西藏風土博物誌、遊記與抒情文學 以小說記寫西藏自然景物與人文風土的消亡與困境 也是一闕灑淚揮別昔日烏托邦的哀傷輓歌   一名旅者為了尋找雪豹,再次突破重重阻礙抵達青藏高原,獲准在保育研究站,進行七十二天的雪豹調查工作。回到臺灣,偶然翻開旅行日誌,發現自己的心仍停留在西藏,毅然決定休學,三度重返高原,這次他要追尋的又是什麼?   一九五○年代,宇田川慧海為了理解更精妙的佛法,遠渡印度非法入境西藏,當時藏軍和解放軍正在各地展開游擊戰,他最終落腳拉薩,與記憶日漸模糊但對佛法有精妙見解的桑吉仁波切一起生活。他將所聞見的經歷,寫成《馴羊記》。 ...
  • 能量、性、死亡:粒線體與我們的生命(15周年新版)
    我們的能量從哪裡來?為什麼會有兩種性別?我們為何會成長、死亡? 這所有問題的解答,都是——粒線體。   本書作者尼克.連恩是榮獲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大獎的生化學家,在這本《能量、性、死亡》中,他以一個非常微觀的角度(十億個粒線體只有一粒沙那麼大),來回答生物學的重大問題——也就是我們的生、老、病、死。   粒線體雖然微小,卻是生物不可或缺的重要胞器。我們每個人的體內都帶有一萬兆個粒線體,約占體重的百分之十。粒線體對生物的重要性,可以用以下幾個例子來說明: ⚡生物的發電廠:粒線體會利用氧氣將食物徹底燃燒,產生我們生存所需的所有能量。 ⚡ 粒線體...
  • 親自活著
     用自家廚房一日三餐養大孩子的媽媽,陪伴孩子成長也陪伴自己成長,一個拍片寫作的中國公益人。   與大地山川有緣,熱愛獨處自然,也熱愛與隊友共同經歷百公里山地越野,一個多次完賽的香港毅行者。   「用嘴巴,愛台灣」。愛釀造、愛全食、愛分享,一個晴耕雨讀的宜蘭新農夫。   半百之年遭遇身心破碎,用「運動療法」+「食物療法」自我療癒,實現身心康復。用吃吃喝喝愛自己、愛自由。用吃喝玩做動手課分享技術細節。   這是一本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釀酒書」,從廚房方寸,照見產業問題、行業問題,從杯底乾坤,看到自由選擇、食物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