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氣味文明史:從惡魔的呼吸到愉悅的香氣,一段文藝復興起始的人類嗅覺開發史

作者:羅勃.穆尚布萊Robert Muchembled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期:2022-04-09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789862625392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416頁
開數:23 x 16.8 x 2.3 cm開
類別:精選書展 > 國內外文學創作

定價:NTD$ 660
優惠價:NTD$ 594
庫存 > 有

作者簡介

羅勃.穆尚布萊Robert Muchembled

法國巴黎十三大學的現代史教授,撰寫了30多本書,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包括《16至20世紀法國的政治和禮貌》、《中世紀末日至今的暴力史》、《高潮與西方》、《瑪格皇后時代的女性激情(1553-1615)》、《從16世紀至今的法國女性的另一個故事》等等。1997年榮獲笛卡兒-尤更斯獎(Descartes- Huygensprijs)。

內容簡介

嗅覺能警示危險逼近,讓我們辨識最佳性伴侶,
但若要你放棄一種感官,很多人卻會選擇它。

你的臭味和我的臭味定義不同
在數百年前,當衛生下水道尚未發明,當各種香氛還沒被大量開發之前,人類活在一個「氣味」環繞的世界。由於人對氣味的感受,常常是後天形塑的,不同時代的人,對氣味的反應可能也相當不同。比如我們看到法國君主可以在宮殿裡邊拉屎邊自在地和臣子開會,而農村地區也以家門前高高的堆肥來彰顯財富與地位。17世紀以前的人對於糞便尿液不太反感,甚至很喜歡拿放屁來說笑。

嗅覺是狄德羅筆下最縱情聲色的感官
文藝復興以來,視覺、聽覺因為藝術、音樂被視為高級的感官。但嗅覺所對應的氣味卻被視為人類動物性的表徵,是種原始的存在,與獸性及性慾有密切聯想。17世紀之後,在衛道人士眼裡,氣味是隱身在各種瘟疫水汽中的罪惡,甚至是女性私密的下體,女人被視為擁有獨特的臭味。當世界被劃分成善惡兩端,芬芳與惡臭也被拉進這個二分法之中。女人等於惡臭,也就等於了罪惡。

嗅覺是最直接的感官,可惜我們不太認識它
受社會文化經驗影響甚深、有許多歷史包袱的嗅覺,其實是唯一可以直通大腦邊緣系統,影響我們情緒的感官,有強烈的個體差異性和標示性,比如當有毒物質逼近時,氣味會讓大腦送出危險的負面訊號。在安全狀態下則送出正面甚至歡愉的訊息,比如有助於物種延續的性吸引力。

香氛,也可以作為歷史研究的對象嗎?羅勃.穆尚布萊在他最新出版的這本書中提到了嗅覺是要經過學習的,因此它具有社會的面向:它會在人與人之間產生關聯,或是起排斥作用。──科學與生命雜誌(Science et Vie)

好評推薦

國際好評
從原先為掩飾惡臭而有的香氛演變到花香、果香味的女性香氛,羅勃.穆尚布萊以其熱情之筆描繪了嗅覺的歷史演變──費加洛報(Le Figaro)

從一七五〇年開始,歐洲人就非常在意清潔、美貌,和怡人的氣味,甚至是自然的香味。這本書就描述了香氛如何漸漸取得了重要地位。──迴聲報(Les Echos)

香氛,也可以作為歷史研究的對象嗎?羅勃.穆尚布萊在他最新出版的這本書中提到了嗅覺是要經過學習的,因此它具有社會的面向:它會在人與人之間產生關聯,或是起排斥作用。──科學與生命雜誌(Science et Vie)

聞香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江仲淵/「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粉專創辦人
莊德仁/北市建國中學教師、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博士
陳建守/中研院近史所助研究員
溫佑君/肯園香氣私塾負責人
蔣竹山/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戴麗娟/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