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

作者:簡瑛瑛 主編
出版社:女書文化
出版日期:2003/03/08
語言:繁體中文
ISBN/ISSN:9578233418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523頁
開數:16開
類別:女書出版品 > 女書 fembooks

定價:NTD$ 450
優惠價:NTD$ 450
庫存 > 有

編者簡介

簡瑛瑛

台大外文系畢,美國羅格斯大學英美文學碩士,伊利諾大學比較文學博士。曾任教於台大外文系、美國賓州州大比較文學/女性研究系,曾任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所長,現任輔仁大學女性文化研究室主持人及比研所教授。專研東西比較、女性/性別研究及第三世界文學/藝術。曾任環太平洋女性研究顧問、女學會理監事、《中外文學》專號主編,著有《女兒的儀典──台灣女性心靈與文學/藝術表現》、《何處是女兒家:女性主義與中西比較文學/文化研究》,編有《認同、差異、主體性:從女性主義到後殖民文化想像》等書,並策畫「心靈再現──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展」。

此書主要收錄輔大比較文學研究所於2000年11月主辦之《浴震重生迎接第三千禧年︰女性心靈之旅──文學、藝術、影像國際研討會》相關論文共23篇,這是台灣九二一震災以來,第一場國內以災難與療癒為主旨的大型學術研討會,同時亦是台灣本土性別研究場域中第一個以女性心靈及藝術再現為焦點的會議,兼及性別與族裔、心靈與宗教、政治與階級、生態與科技等跨文化、跨領域之比較文化研究。
全書分為三輯,輯一〈女性傷痕.療傷儀式〉;輯二〈女性越界與邊界書寫〉;輯三〈女性影像與傷痛再現〉。論文作者均為當前女性文學與文化研究學者,全書並具有跨領域及跨越國界種族的特色,涵貌漱暵恞應N類別包括小說、戲劇、詩歌、攝影、電影、繪畫、宗教經典、心理病理研究等;討論的有美國、台灣、法國、西班牙各國籍藝術家、文學家的作品,作品的內容處理黑、白、猶太、黃種人各族裔的女性經驗,可說是深具比較文學視野的一本書。

兼具性別與族裔、心靈與宗教、政治與階級、生態與科技等跨文化、跨領域之比較文化研究。

這世界最早的圖書館就是母親的記憶 (文/殷寶寧)

「這世界最早的圖書館就是母親的記憶。」鄭明河(Trinh T. Minhha)

脫胎於2000年11月於輔仁大學所舉辦的「浴震重生迎接第三千禧年:女性心靈之旅──文學、藝術、影像」國際研討會,本書收錄了當時的相關論文二十三篇,兩場綜合座談會的紀錄,以及女性文學、藝術與影像之重要書目與參考資料。這本書可說是國內近三年來,在女性文學、藝術與影像相關領域中,資料蒐羅最為豐富、參與論述生產人數眾、亦最多元的一本專書,以至於可能為了儉省篇幅與成本,書中註釋的字級過小,字跡透頁,似乎隱喻了女性在既存社會中之結構性弱勢處境,但這卻絲毫不減損本書內容的精彩與動人程度。也部A我該改用「力透紙背」來形容這個文本的知識重量。

首先,這本書與該次研討會的起點,係將女性研究中的重要母題,創傷(trauma)與當時台灣甫經歷的九二一大地震連結起來,企圖訴諸女性集體療癒父權社會創傷的核心關切,從文學、藝術的角度切入,重新檢視在這場浩劫後的受創心靈,同時尋求大地之母與天地子民的重生力量。此一蘊藏社會關切之研討會與論文集的深情,說明了女性主義的理論與研究,最終極的關懷並非在於自身理論之擴張與霸權,而是對於所有弱勢群體與受壓迫社會現實的關切。特別是從研討會到論文集出版的近三年中,陸續亦出現了美國紐約的911事件、峇裡島爆炸事件等足以引發國際關切的災難事件,甚至目前熾熱的SARS疫情,均凸顯出了面對社會集體傷痛與治療的重要性。

其次,這本集子的參與者不僅含括文學、藝術創作、藝術評論、電影、劇場等專業領域,更跨越了包含台灣、香港、韓國、美國與中國等不同國籍邊界與多族裔的優秀專業者;因此,我們可以看到法國、香港女性創作的電影、墨西哥女畫家與文學傳統、非裔美籍女性的小說創作、美國的女性主義畫家集體創作、當然,還有著台灣優秀的女性藝術家與劇場創作,以及經歷九二一大地震的原住民女性與部落重新站起來的故事。不僅豐富程度與多樣性的廣度讓人驚喜,不同文化背景女性經驗的跨界流動與相互參照,處處揭顯了女性強韌生命力的巨大能量。

再以理論性的語言論,我認為,這本集子的釵h作品,幾乎可以說是將過去二十多年來在英美法學界的女性主義理論,逐步中文化、並尋求與本土經驗對話的印記,其中最明顯的趨勢,是對於「影像」此一面向之議題的高度關注。此外,像是史匹娃克(Gayatri C. Spivak)的Subaltern Studies,向來是批判理論與後殖民研究學界咸認為詰屈聱牙、難以掌握的複雜言說,但在「排灣族女兒、泰雅族媳婦」阿女烏的反省裡,試圖從書寫部落裡原住民女性生命經驗的掙扎與矛盾裡,藉由不斷地跟女性朋友討論與對話,重新找到了將自己定位為「把原住民口述轉化成文字的轉化者」(477)這樣的主體位置,以面對弱勢主體普遍缺乏述說自身處境的抗爭工具現實,但卻又必須從論述競逐裡奪權的結構性矛盾。

最後,我想要引用書中韓國籍教師金明子(Myung Ja Kim)的「回到教室」一文的結語。金明子從一位因為必須負擔家計,而延至三十歲才上大學的女學生在嬝炊F《紫色姊妹花》與《蘇拉》兩本非裔美籍女作家小說後的感動,深深反省了身為非英語系國家的女性教學者,應如何與這些理論對話,而這些理論上的「啟蒙」,之於亞洲國家女學生的深層意涵又是如何:「身為一位主張行動主義的老師,想要喚起學生的女性自覺。……就讓我們教導她們如何質疑現況吧!她們之中有釵h人不知道自己將多少施壓在她們身上的『父權律法』內化,並視之為理所當然。亞洲國家的情況更嚴重。……若不喚醒她們的自覺,她們就會照單全收並且從未質疑她們身為女人的物化狀態。就讓我們來教導她們如何成為她們的愛情、身體、凝視、歷史、工作及生活的主體,而非客體吧!」(頁203)

──轉載自破週報264號2003.6-20-6.29

目錄

心/靈之旅:浴震重生與異女的療癒神力/鍾玲
由集集、曼哈頓到峇裡島:女性心靈書寫與傷痛再現/簡瑛瑛

◎輯一 女族傷痕.療傷儀式
性別、種族、跨國視角/史書美
邊緣/文化再現-環太平洋女性藝術的性別、階級與族裔政治/簡瑛瑛
最後的「自畫像」:愛慾、身體、國族
-芙莉達.卡蘿的《日記》呈現的心靈徵狀/張淑英
芙洛琳.史提海莫自畫像中的性別與族裔認同/劉瑞琪
慾望身體.藝術政治/賴瑛瑛
身份與文化認同的多叉路-分殊台灣當代「女性藝術」的主體性/陳香君
「陰性書寫」與「圖像」的互文嬝炕縐牯?/P>

◎輯二 女性越界與邊界書寫
面對奴隸制度的鬼魂-佟妮.莫莉森的《摯愛》中的重新記憶政治/劉亮雅
回到教室-經由《蘇拉》和《紫色姊妹花》喚醒女性的性意識和主體性/Myung Ja Kim
邊界敘事-奇哥娜作家邊界書寫/梁一萍
嫁出國的女兒-海外女作家的母國情結/范銘如
瑣碎的生命紀事-艾美莉亞的日記/劉開鈴
三個女性文本與異女的療癒神力/黃心雅著/葉惠蓮譯
試論空行母定義及其與藏傳佛教上師傳記的關係/劉婉俐

◎輯三 女性影像與傷痛再現
熊戤《魔咒#7》-談女戰士「再現/劉雪珍
惹內的《女僕》裡戲說心聲的踰越/愉悅/莊子秀
女性主義劇場、佈雷希特、伯瓦-以葉子啟編導的《嗚、吾、舞、悟》為例/陳淑芬
《廣島之戀》中的回憶與遺忘/阮若缺
尚-馬丁.夏寇「活病理學博物館」中的歇斯底里及其再現/蘇子中
攝影創作、家庭、女性-角色的尋思,形像建立/竟鰬?BR>結合與分離的政治美學-鳥b華與羅卓瑤對香港的擁抱失落/沈曉茵
從鳥b華的《千言萬語》看眾聲喧嘩中之性別.政治/司徒健恩
愛與慾-《心動》與《美麗在唱歌》中的女性情誼/林素英

附錄
附錄一:「浴震重生迎接第三個千禧年」座談紀實/廖詩文整理
附錄二:女性藝術、電影、文學書目/洪淑娟等整理

作者群簡介